查詢 [ ] 結果,共有 1187 筆如下︰
為維護本市生態,推動友善耕作環境,本市辦理溪流封溪護漁、原生動植物復育、自然保留區維護管理、植樹造林及外來入侵種清除等工作,以維護生物多樣性,讓生物資源永續利用。另藉由多元生態活動、生態講座及志工教育...
新北市萬里、金山是全台杜鵑花苗主要產區,年產量約600萬株,目前全臺道路、建築及綠美化工程所使用的杜鵑花苗8成皆由此供應,市府推動萬金杜鵑品牌,在杜鵑產地萬里、金山廣植超過10萬株杜鵑,也與花農、各界...
森林兼具涵養水源、淨化空氣、生態保育等多種功能,因此本市推動計畫型植樹,森林覆蓋率已達76%,六都第一,也積極復育原生瀕危植物,如烏來杜鵑、艷紅鹿子百合等,亦於學校種植誘鳥、誘蝶的原生植物,讓植樹觀念...
國道1號五股交流道原即負擔五股、泰山、新莊地區進出國道之交通,於台64、65線相繼完工後,更大量引入蘆洲、八里及部分三重、板橋、土城之交通,造成該地區短、中及長程車流於新五路、楓江路口嚴重交織,造成長...
計畫緣起: 林口特定區都市計畫A3聯外道路係林口區及八里區之計畫道路,現況交通係以中湖路及後湖路做為通行路廊,然而既有路幅寬度不足、中華路與中湖路口非正交、既有路廊兩側工廠林立人車爭道等問題。 ...
為服務大臺北生活圈市民,本府積極推動資料開放以提升市府施政透明,促使跨機關資料流通,提升市政品質及效率,以滿足民眾需求,並透過開放民生相關資料,為民間、業界提供更多的商機,促成跨機關與民間協同合作與服...
為凝聚市民認同及展現新北市安居樂業的宜居城市,運用多元管道及活動辦理,如「新北市城市意象行銷」、「在地特色行銷」及「新北校園廣告人」等,形塑新北市的多元的城市印象,並回應當代媒體使用習慣,積極運用社群...
宗教信仰不僅可安定人心,也能為社會帶來祥和。佛教為臺灣民眾重要信仰之ㄧ,新北市佛教徒超過140萬人,藥師佛為佛教三寶佛之一,是庇佑健康的重要信仰。 , 2021年考量新冠疫情尚非穩定,決議停辦「202...
自今(109)年7月1日起,本府受理徵收補償費預約到府申請服務對象,除原70歲以上、領有身障手冊或行動不便之申請條件外,再放寬年齡條件至65歲以上及同一受理地點5人以上者(無資格條件限制),民眾得以電...
泰山分館於93年配合行政院「擴大建設公共方案」轉塑為「學習型圖書館」,提供該區所需的各項閱讀服務。啟用已19年,在館舍現況不敷讀者使用需求以及串聯新、泰塭仔圳重劃區開發計畫的背景下,歷經8個月裝修改造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