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詢 [ ] 結果,共有 1188 筆如下︰
本案位於土城區中央路2段(水源街至千歲路)所在屬於都市發展人口密集度極高之市區,現況電桿、行道樹及民眾私設障礙物等林立於人行道上造成行人不易通行,且輪椅、嬰兒車因障礙物關係必須繞至馬路方可通行,以影響...
臺灣位處地震帶上,經由地震災害經驗的汲取累積,我們已更了解地震特性及災害成因,也促使了耐震技術的提昇及防救災觀念的改變,「小震不壞、中震可修、大震不倒」為現今的耐震標準。 , 橋梁會隨著時間及使用逐步...
隨著時代的變遷,交通政策已改變為「以人為主」的人本主義,因此,在政策上以加強推行無障礙空間為主軸,促使行人與行動不便人士等有更好的行走空間。然而,以往設置之人行陸橋或地下道設施因龐大的結構體占據人行道...
為維護本市學童上下學安全,提供學生優質的通學環境,本府自108年起進行通學步道人行環境改善工程,讓行走空間更舒適安全,目前已完成90所學校周邊通學步道改善,預計8年(108~115年)改善100所學校...
市府長期投入公共設施管線資料庫之建置工作-「道路資訊暨地下管線資料管理系統建置計畫」,目前已完成全市29個行政區都市計畫範圍內之公共設施管線資料庫建置,並完成道路挖掘、管線管理相關系統開發工作。透過所...
新北市幅員遼闊,道路總面積多達6,798.6萬平方公尺,在有限的人力及資源情況下,為維護道路品質,新北市政府持續推動路平專案,進行道路路面銑刨加舖、人手孔調降及平整度量測,以及坑洞巡查、修補作業。在道...
為營造以人為本的人行環境,建構舒適、無礙的通行空間,專案性擇定本市主要聯絡道路及捷運線主線主要道路,進行人行環境改善,107年至114年8月底合計已完成55案,人行道鋪面更新面積共計17萬2,589平...
鑑於本市早期之道路整體設計規劃,多以車輛使用者為主體考量,而缺乏以人為本之通行環境概念。本市自100年起開始推動人行道淨寬改善計畫,針對導致行人直線通行動線上淨寬不足90公分之障礙物,透過各相關單位之...
本市幅員遼闊、環山面海,豐富地形變化加上都市化發展,在狹小巷弄或地處偏遠等地可能產生無線電通訊不良,在無法改變環境前提下,消防局透過改變無線電通訊使用手段,強化救災情資傳遞。 鑑於過往救災,消防指揮...
本府建置「新北市智能防災整合平臺」,運用防災創新科技整合中央與地方防救災系統及監測資料,將全災型智慧指揮監控平臺(EDP)、新北災訊E點通及防救災Data Center結合應用,其中「全災型智慧化指揮...